2007年,我们对全省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和部分小型工业企业(抽样)在2004-2006年期间进行的技术创新情况进行了调查。本次共调查工业企业2355家,其中大型企业118家,占5.0%;中型企业占41.1%;小型企业占53.9%。
一、技术创新较为活跃,近半数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
2006年间,全省在被调查的2355家工业企业中,成功实现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为1047家,占44.5%。其中有产品创新活动的企业为952家,占40.4%;有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为909家,占38.6%;既有产品创新又有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为814家,占34.6%。
1.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所占比重依次递减
2006年,大型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企业的比重最高,全省118家大型企业中有94家实现了技术创新活动,比重达到79.7%;中型工业企业次之,967家企业中有477家进行了技术创新,比重为49.3%;小型工业企业最低,1270家企业中只有476家,比重为37.5%。从大型工业企业和小型工业企业进行比较看,开展技术创新的大型工业企业所占比重为52.7%,比小型工业企业高15.2个百分点。
在产品创新活动中,大型企业有技术创新的为83家,占全部企业的70.3%;中型企业有技术创新的为418家,占全部企业的43.2%;小型企业有技术创新的为451家,占全部企业的35.5%。在工艺创新活动中,大型企业为86家,占全部企业的72.9%;中型企业为423家,占全部企业的43.7%;小型企业为400家,占全部企业的31.5%。在既有产品创新又有工艺创新活动中,大型企业75家,占全部企业的63.6%;中型企业364家,占全部企业的37.6%;小型企业375家,占全部企业的29.5%。
2.分行业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相对集中在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较高
2006年,在工业的三个大产业中,采矿业的147个企业中,只有25家企业有技术创新活动,占17%,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采矿业中6个行业中,只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具有较高水平,3个企业中,有2个有技术创新活动,占66.7%,其他5个行业的水平都很低。
在制造业中,全省2062家企业中有995家有技术创新活动,比重达到48.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其中有产品创新活动的企业为931家,占45.2%;有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为858家,占41.6%。既有产品创新又有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为794家,占38.5%。
在我省工业发展中,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发展较快,在被调查的813家企业中,有技术创新活动的有484家企业,占59.5%,比制造业平均水平高出11.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的7个行业中,只有金属制品业略低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其他6个行业均高于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其中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有技术创新活动的达到41家,占82.0%,比制造业平均水平高33.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情况详见下表。
表1 装备制造业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情况 单位:个
指标名称 |
全部企业数 |
||||||||
|
有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企业数 |
#1.产品创新 |
2.工艺创新 |
#既有产品创新又有工艺创新 |
|||||
数量 |
占全部企业数% |
数量 |
占全部企业数% |
数量 |
占全部企业数% |
数量 |
占全部企业数% |
||
总 计 |
2355 |
1047 |
44.45 |
952 |
40.42 |
909 |
38.59 |
814 |
34.56 |
制造业合计 |
2062 |
995 |
48.25 |
931 |
45.15 |
858 |
41.61 |
794 |
38.50 |
金属制品业 |
72 |
33 |
45.83 |
33 |
45.83 |
25 |
34.72 |
25 |
34.72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24 |
112 |
50.00 |
111 |
49.55 |
95 |
42.41 |
94 |
41.96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39 |
90 |
64.74 |
87 |
62.59 |
74 |
53.23 |
71 |
51.07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31 |
79 |
60.30 |
76 |
58.01 |
69 |
52.67 |
66 |
50.38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29 |
86 |
66.66 |
84 |
65.11 |
78 |
60.46 |
76 |
58.91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68 |
43 |
63.23 |
43 |
63.23 |
35 |
51.47 |
35 |
51.47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50 |
41 |
82.00 |
40 |
80.00 |
27 |
54.00 |
26 |
52.00 |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共有工业企业146家,其中有创新活动企业27家,占18.5%,在工业的三个大类产业中居第二位。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工业企业111家,有18家企业有创新活动,占16.2%;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工业企业12家,有3家企业有创新活动,占25.0%;水的生产供应业企业共23家,有6家企业有创新活动,占26.1%。
3.分地区看,有6个城市创新活动企业的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有8个城市创新活动企业的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6年,全省有沈阳、鞍山、抚顺、本溪、丹东和锦州6市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最高的丹东市共有70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占本市企业数的55.1%;大连、营口、阜新、辽阳、盘锦、铁岭、朝阳和葫芦岛8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低的营口市共有63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仅占本市企业数的32.5%。各市企业创新活动情况详见下表。
表2 各市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情况 单位:个
|
全部企业数 |
||||||||
|
有产品创新或工艺创新企业数 |
#1.产品创新 |
2.工艺创新 |
#既有产品创新 又有工艺创新 |
|||||
数量 |
占全部企业数% |
数量 |
占全部企业数% |
数量 |
占全部企业数% |
数量 |
占全部企业数% |
||
总 计 |
2355 |
1047 |
44.45 |
952 |
40.42 |
909 |
38.59 |
814 |
34.56 |
沈阳市 |
578 |
286 |
49.48 |
259 |
44.81 |
239 |
41.34 |
212 |
36.67 |
大连市 |
529 |
209 |
39.50 |
196 |
37.05 |
181 |
34.21 |
168 |
31.75 |
鞍山市 |
172 |
93 |
54.07 |
86 |
50.00 |
81 |
47.09 |
74 |
43.02 |
抚顺市 |
95 |
52 |
54.73 |
40 |
42.10 |
50 |
52.63 |
38 |
40.00 |
本溪市 |
78 |
36 |
46.15 |
30 |
38.46 |
32 |
41.02 |
26 |
33.33 |
丹东市 |
127 |
70 |
55.11 |
63 |
49.60 |
64 |
50.39 |
57 |
44.88 |
锦州市 |
131 |
59 |
45.03 |
57 |
43.51 |
43 |
32.82 |
41 |
31.29 |
营口市 |
194 |
63 |
32.47 |
57 |
29.38 |
61 |
31.44 |
55 |
28.35 |
阜新市 |
66 |
24 |
36.36 |
20 |
30.30 |
17 |
25.75 |
13 |
19.69 |
辽阳市 |
89 |
32 |
35.95 |
32 |
35.95 |
31 |
34.83 |
31 |
34.83 |
盘锦市 |
54 |
19 |
35.18 |
18 |
33.33 |
18 |
33.33 |
17 |
31.48 |
铁岭市 |
88 |
36 |
40.90 |
32 |
36.36 |
32 |
36.36 |
28 |
31.81 |
朝阳市 |
90 |
40 |
44.44 |
36 |
40.00 |
36 |
40.00 |
32 |
35.55 |
葫芦岛市 |
63 |
27 |
42.85 |
25 |
39.68 |
23 |
36.50 |
21 |
33.33 |
二、产品创新研发形式灵活多样,本企业自主研发成为主流
2006年,在全省952家有产品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中,由本企业自主研发的企业为690家,占72.5%;由本企业集团研发的企业为65家,占6.8%;由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的为44家,占4.6%;由本企业与其他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为48家,占5.0%;由本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有42家,占4.4%;由国外有关机构研发的有17家,占1.8%;其他形式研发的46家,占4.8%。
1.分企业规模看,各类企业采取的产品研发形式较为灵活多样
全省有产品创新活动企业虽然都以本企业自主研发为主,但采取的形式较为灵活。在全省952家有产品创新的工业企业中,由企业自主研发的为690家,占72.5%;由本企业集团研发的为65家,占6.8%;由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研发的为44家,占4.6%;由本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48家,占5.0%;由本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的为42家,占4.4%;与国外有关机构研发17家,占1.8%;其他的为46家,占4.8%。从大、中、小型企业看,企业自主研发的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67.5%、72.0%和73.8%,从中可以看出,大型企业视野更广,采取的产品研发形式较为多样,而中小型企业更注重本企业自主研发。
2.分行业看,本企业自主研发仍成为企业产品创新的主体
2006年,在工业的三个大类产业中,采矿业有7家企业的产品创新是由本企业自主研发的,占43.7%,另外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研发的占37.5%,可以看出,采矿业的产品研发是以自主研发和与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的形式为主。
在制造业中的931个有产品研发的企业中,有680家企业的产品创新是由本企业自主研发的,占73.0%;其他形式的研发占不到30%,但形式更为多样广泛,因为制造业的新产品研发更为重要,他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健所在。
在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5个有产品研发的企业中,有3家企业的产品创新是由本企业自主研发的,占60%,这个行业的性质决定了这类企业的产品研发不是很强。
3.分地区看,各市产品创新研发主体分布不是十分均衡
2006年各市产品创新研发主体分布不是十分均衡。从本企业自主研发这个形式看,比重最大的阜新市达到90.0%,而比重最低的营口市仅占54.4%,两市相差35.6个百分点;从本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这个形式看,比重最大的盘锦市达到22.2%,而本溪市为0。各市企业产品创新研发情况详见下表。
表3 各市企业产品创新研发主体情况 单位:个
|
企业数 |
本企业自主研发 |
本企业与其 他企业研发 |
本企业与科研 院所合作研发 |
本企业与高 校合作研发 |
与国外有关 机构研发 |
|||||
企业数 |
比重% |
企业数 |
比重% |
企业数 |
比重% |
企业数 |
比重5 |
企业数 |
比重% |
||
总 计 |
952 |
690 |
72.47 |
44 |
4.62 |
48 |
5.04 |
42 |
4.41 |
17 |
1.78 |
沈阳市 |
259 |
192 |
74.13 |
11 |
4.24 |
5 |
1.93 |
4 |
1.54 |
5 |
1.93 |
大连市 |
196 |
144 |
73.46 |
10 |
5.10 |
5 |
2.55 |
6 |
3.06 |
5 |
2.55 |
鞍山市 |
86 |
55 |
63.95 |
8 |
9.30 |
7 |
8.14 |
4 |
4.65 |
2 |
2.32 |
抚顺市 |
40 |
28 |
70.00 |
1 |
2.50 |
3 |
7.50 |
3 |
7.50 |
2 |
5.00 |
本溪市 |
30 |
25 |
83.33 |
1 |
3.33 |
0 |
0 |
1 |
3.33 |
0 |
0 |
丹东市 |
63 |
49 |
77.77 |
2 |
3.17 |
1 |
1.58 |
7 |
11.11 |
1 |
1.58 |
锦州市 |
57 |
45 |
78.94 |
0 |
0 |
3 |
5.26 |
2 |
3.50 |
1 |
1.75 |
营口市 |
57 |
31 |
54.38 |
2 |
3.50 |
9 |
15.78 |
7 |
12.28 |
0 |
0 |
阜新市 |
20 |
18 |
90.00 |
0 |
0 |
2 |
10.00 |
0 |
0 |
0 |
0 |
辽阳市 |
32 |
26 |
81.25 |
1 |
3.12 |
1 |
3.12 |
3 |
9.37 |
0 |
0 |
盘锦市 |
18 |
12 |
66.66 |
1 |
5.55 |
4 |
22.22 |
0 |
0 |
0 |
0 |
铁岭市 |
32 |
25 |
78.12 |
1 |
3.12 |
2 |
6.25 |
2 |
6.25 |
0 |
0 |
朝阳市 |
36 |
21 |
58.33 |
3 |
8.33 |
3 |
8.33 |
3 |
8.33 |
1 |
2.77 |
葫芦岛市 |
25 |
19 |
76.00 |
3 |
12.00 |
2 |
8.00 |
0 |
0 |
0 |
0 |
三、工艺创新研发形式仍以本企业自主研发为主体
工艺创新研发主体结构与产品创新研发主体的结构基本一致。在全省909家有工艺创新活动的工业企业中,由本企业自主研发的企业为604家,占66.4%;由本企业集团研发的企业为58家,占6.3%;由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合作研发的为80家,占8.8%;由本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的为40家,占4.4%;由本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有49家,占5.3%;由国外有关机构研发的有15家,占1.6%,由其他研发主体研发的有63家,占6.9%。
在工艺创新活动企业中,大、中型企业为509家、小型企业400家。其中大、中型企业由企业自主研发和由本企业集团研发的企业为365家,占71.7%,小型企业为297家,占74.3%。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企业工艺创新活动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有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有403家,占全部工艺创新企业的44.3%,而其企业总数仅占全部工业企业的34.5%。从地区看,工艺创新研发主体中,由企业自主研发的企业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数的有沈阳市(69.0%)、大连市(68.5%)、本溪市(68.5%)、丹东市(68.5%)、锦州市(69.8%)、阜新市(88.2%)、辽阳市(67.7)、铁岭市(78.1%),其他6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创新类型,原始创新所占比重最大
原始创新是指企业通过研发活动掌握核心或关健技术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集成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融合多种资源和技术所从事的技术创新;消化吸收创新是指企业在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所从事的技术创新。2006年,全省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都达到一定水平。
1.产品创新以原始创新为主,集成创新与消化吸收创新次之
2006年,全省有产品创新活动的企业中属于原始创新的有47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20.2%;属于集成创新的有372家,占15.8%;属于消化吸收创新的有314家,占13.3%。
从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在产品创新中有原始创新活动共231家,占大中型企业总数的21.2%,高于小型企业2个百分点;有集成创新活动企业217家,占20.0%,高于小型企业7.8个百分点;有消化吸收创新企业107家,占9.9%,低于小型企业6.4个百分点,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的原始创新水平要高于小型企业,小型企业消化吸收创新要高于大中型企业。从行业看,装备制造业企业在产品创新中的原始创新水平较高,有原始创新活动的企业249家,占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的30.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0.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包括的7个行业的原始创新水平全部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分地区看,在产品创新活动中,原始创新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沈阳、鞍山、抚顺、丹东、锦州、辽阳和铁岭7个城市,其他7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详见下表。
表4 产品创新类型情况 单位:个
|
企业数 |
产品创新 |
|||||
原始创新 |
集成创新 |
消化吸收创新 |
|||||
企业数 |
比重% |
企业数 |
比重% |
企业数 |
比重% |
||
总 计 |
2355 |
475 |
20.17 |
372 |
15.79 |
314 |
13.33 |
沈阳市 |
578 |
127 |
21.97 |
104 |
17.99 |
84 |
14.53 |
大连市 |
529 |
102 |
19.28 |
83 |
15.69 |
68 |
12.85 |
鞍山市 |
172 |
41 |
23.83 |
43 |
25.00 |
26 |
15.11 |
抚顺市 |
95 |
23 |
24.21 |
15 |
15.78 |
16 |
16.84 |
本溪市 |
78 |
12 |
15.38 |
10 |
12.82 |
10 |
12.82 |
丹东市 |
127 |
30 |
23.62 |
24 |
18.89 |
16 |
12.59 |
锦州市 |
131 |
35 |
26.71 |
14 |
10.68 |
23 |
17.55 |
营口市 |
194 |
29 |
14.94 |
21 |
10.82 |
17 |
8.76 |
阜新市 |
66 |
11 |
16.66 |
4 |
6.06 |
8 |
12.12 |
辽阳市 |
89 |
19 |
21.34 |
11 |
12.36 |
9 |
10.11 |
盘锦市 |
54 |
9 |
16.66 |
10 |
18.51 |
7 |
12.96 |
铁岭市 |
88 |
18 |
20.45 |
8 |
9.09 |
9 |
10.22 |
朝阳市 |
90 |
10 |
11.11 |
12 |
13.33 |
14 |
15.55 |
葫芦岛市 |
63 |
9 |
14.28 |
13 |
20.63 |
7 |
11.11 |
2.工艺创新中原始创新与集成创新水平相当,消化吸收创新略低
2006年,全省有工艺创新活动的企业中,属于原始创新的有402家,占全部调查企业数的17.1%;属于集成创新的有390家,占16.6%;属于消化吸收创新的有301家,占12.8%。从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在工艺创新中原始创新能力最强,占38.9%;中型和小型企业水平相当,分别占到16.6%和15.3%。从行业看,全省工艺创新活动中,原始创新活动比重最高的是制造业,占18.8,比全省平均高出1.7个百分点;采矿业次之,占5.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最低,占4.1%。从地区分组看,在工艺创新活动中,原始创新活动比重最高的为抚顺市,占25.3%;最低的为朝阳市,占10.0%
五、不同新颖性产品情况:有国际新产品的企业所占比重较低,有企业新产品的企业所占比重较高
2006年全省工业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不断推出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产品,产品的新颖度存在不同的差异。产品属于国际新的创新活动企业有5家,占全部企业的9.1%,创造国际新产品销售收入30.9亿元,占全部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量的2.4%;属于国内新的创新活动企业有665家,占28.2%,创造国内新产品销售收入453.6亿元,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量的34.7%;属于企业新的创新活动企业有952家,占40.3%,创造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822.0亿元,占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量的62.9%。
1.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小型企业呈依次递减态势,大型企业的新颖度最高、中型企业新颖度次之、小型企业新颖度最低
在118家大型企业中,属于国际新型创新活动的企业有19家,占大型企业总数的16.1%,高出中、小型企业分别达到6.1和8.3个百分点;属于国内新型创新活动的企业有58家,占大型企业总数的49.2%,高出中、小型企业分别达到19.4和24.1个百分点;属于企业新型创新活动的企业有83家,占大型企业总数的70.3%,高出中、小型企业分别达到27.1和34.8个百分点。
2.分行业看,装备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产品新颖度较高
2006年,制造业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产品新颖度最高,有213家企业属于国际新型产品创新企业,占制造业企业总数的10.3%,属于国内新型创新活动的企业有655家,占制造业企业总数的31.8%,属于企业新型创新活动的企业有931家,占制造业企业总数的45.2%。我省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产品新颖度较高,属于国际新型产品创新企业有109家,占装备制造业企业总数的13.4%,高出制造业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详见下表:
表5 装备制造业企业不同新颖性产品情况 单位:个
|
全部企业数 |
|
|||||
国际新 |
国内新 |
企业新 |
|||||
企业数 |
比重% |
企业数 |
比重% |
企业数 |
比重% |
||
总 计 |
2355 |
215 |
9.13 |
665 |
28.23 |
952 |
40.42 |
金属制品业 |
72 |
7 |
9.72 |
22 |
30.55 |
33 |
45.83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24 |
27 |
12.05 |
91 |
40.62 |
111 |
49.55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39 |
24 |
17.26 |
73 |
52.51 |
87 |
62.59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31 |
9 |
6.87 |
54 |
41.221 |
76 |
58.01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29 |
18 |
13.95 |
71 |
55.03 |
84 |
65.11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68 |
14 |
20.58 |
27 |
39.70 |
43 |
63.23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50 |
10 |
20.00 |
33 |
66.00 |
40 |
80.00 |
3.分地区看,国际新型创新活动企业的差距较大,高低相差11.2个百分点
国际新型创新活动企业占全省比重前三位的市是鞍山市、抚顺市和大连市,分别为13.4%、12.6%和11.2%;国内新型创新活动企业数占全省比重前三位的市是丹东市、鞍山市和沈阳市,比重分别为39.4%、37.8%和31.7%;企业新型创新活动企业数占全省比重前三位的市分别为鞍山市、丹东市和沈阳市,三市的比重分别为50.0%、49.6%和44.8%。从总体上看,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和丹东5市的水平较高,在全省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位于前列。
六、自主品牌企业拥有度较高
2006年,全省2235家被调查的工业企业中有1166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占总数的44.5%。其中,大型企业的118家企业中,有84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占企业总数的71.2%,中型企业的967家企业中,有504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占企业总数的52.1%,小型企业的1270家企业中,也有578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占企业总数的45.5%。
1.申请专利,企业知识产权的意识不断增强
2006年,全省2235家被调查的工业企业中有421家企业申请了专利,占企业总数的17.9%。其中,大型企业有半数企业申请了专利;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申请专利的企业都超过了40%。
2.注册商标,企业维护知识产权的行为有所扩大
2006年,全省有676家企业注册了商标,占企业总数的28.7%。注册商标的企业大型占到50.8%,中型占到30.0%,小型占到25.7%。从行业看,占制造业全部企业数比重前五位的行业分别为:饮料制造业(52.3%)、医药制造业(49.2%)、橡胶制品业(45.7%)、专用设备制造业(41.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39.7%)。
3.进行技术秘密内部保护已成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手段
2006年,全省2235家被调查的工业企业中有815家企业进行技术秘密内部保护,占企业总数的34.6%。大型企业进行技术秘密内部保护的占企业总数的62.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66.75%)、医药制造业(50.8%)、专用设备制造业(56.1%)、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57.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62%)等5个行业的均有超过50%企业进行技术秘密内部保护。
4.开展内部R&D活动,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
研究与发展活动(R&D活动)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是企业寻求发展的唯一出路。2006年,全省2235家被调查的工业企业中有956家企业开展内部R&D活动,占企业总数的40.6%。大型企业有72.9%的企业开展了内部R&D活动;全省装备制造业企业有456家开展了内部R&D活动,占企业总数的56.1%,7个行业的水平均超过了工业企业的平均水平,最高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达到了78.0%,最低的金属制品业也达到了41.7%。
七、企业技术创新任重道远,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尽管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我省企业创新活动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我们关注和解决。
1.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得不够广泛
全省2355家被调查的企业中,有54.5%的企业没有技术创新活动,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也仅仅超过了一半,而小型企业有近三分之二的企业没有技术创新活动;制造业是以产品创新求得发展的,但仍有54.8%的企业没有产品创新活动,很难想象这些企业在企业竞争中如何生存、如何发展。
2.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
目前,我省企业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大多数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没有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使得企业技术创新滞后。如代表研发活动核心或关健技术的原始创新,全省仅达到20.2%,有近8成的企业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3.产学研等横向合作程度不高
调查显示,我省企业的技术创新并没有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等外部资源,对这些资源利用程度不高。2006年,我省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研发的产品创新活动不足10%,没有充分利用这些优质的研发资源。
4.企业竞争能力不足,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技术创新是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根本,只有加强技术创新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发展。调查显示, 2006年,全省只有不足10%的企业,其创新的产品达到国际新的水平;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创新只是停留在企业新的水平 。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影响和制约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很多,既有企业内部的,也有企业外部的,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迅速发展。
一是重视和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要重视和发挥自身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把握创新发展的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企业开展自主创新的各种激励机制,以政策、法规和机制来保障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营造一个以创新为荣的良好氛围。企业在创新发展中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要有长足的发展眼光和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目标。
二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政策上、资金上支持。企业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的特点,因此,一方面企业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多方筹措研发资金,有条件的企业,应当进入资本市场、加快折旧、直接将研发投入摊入成本,以保证研发工作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要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营造企业科技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要将制定的一整套创新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对企业创新筹资提供优惠政策,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的资金市场,调动和引导社会资金,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投入,尽快实现研发费用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三是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创新联盟多样化。我省工业企业应充分利用全省科研资源雄厚的优势,主动融入构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中,加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企业创新合作伙伴呈现多样化。在构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将分散于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人才有效组织起来,在人才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协同攻关,寻求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以实现最佳组合,产生最大效益。同时要鼓励联合研发与创新,完善相关机制,加强不同企业研发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行效率。